《南方日报》:福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厨余垃圾分类尚需时间

时间:2014-10-13 13:57:4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邓翔

《南方日报》对福田垃圾分类实践进行了采访报道

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如何化解成为当政者的当务之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市针对垃圾减量分类的相关立法将于本月底进入听证环节。垃圾分类到底如何实施?2015年底实现人均垃圾零增长的目标能否实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福田区多个分类试点单位,就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进展、困难等进行了采访。

据福田区城管局相关人员介绍,该区在全市较早开始探索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期间,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改革走向纵深,阻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在推进垃圾“定点定时投放”、探索厨余垃圾出路等问题上,还未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进而使这项工作进展较缓,需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

厨余垃圾分类任务重 末端处理能力待考验

记者了解到,生活垃圾如今一般被分为四大类,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这四大类中,厨余垃圾较为特殊,首先是量大,约占到生活垃圾的50%;二是可转化成肥料和饲料进行循环利用。有专业人士认为,如果将厨余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和再利用,将极大缓解“垃圾围城”的压力。

深圳市把厨余垃圾处理作为垃圾减量分类最核心的一项工作来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无论是前段分类还是后端处理,都面临较多棘手难题。“首先,居民对于厨余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还有待提高。”一名城管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把厨余垃圾单列出来之后,居民每天至少需要拎两袋垃圾下楼,虽然区城管局向试点小区每户居民赠送了厨余垃圾桶和垃圾袋,但仍有不少居民觉得麻烦。另外,分类的准确率也是一大难题,“比如塑料袋、纸巾这种东西,一旦被混入厨余垃圾中,清洁人员就得二次分拣,否则这些垃圾就不能被处理。”
 
事实上,福田区的不少试点小区,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比较典型的如滨河新村,此前该小区曾尝试将物联网引入到垃圾分类中。每户家庭都拥有一张“家园卡”,倒垃圾时,居民只需让自家的“家园卡”与厨余垃圾桶的数字感应区轻触一下,自家参与垃圾减量分类情况及投放量数据就会被实时采集、导入数据库,传到终端设备上。
 
居民投放信息数据还会转化为积分,小区每月会将全区居民投放情况公布,对投放情况较好的居民进行奖励,发放小礼品。对于积分较低的住户,管理部门将重点进行督导。
 
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厨余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但有不少市民顾虑前端垃圾分类、后端大杂烩的问题。为了解决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区城管局去年建成3座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并委托有资质的环城保公司将收运的厨余垃圾集中送往振华西厨垃圾处理中心,进行科学化、无害化处理。
 
政府投入非长久之计 社会资本可深度挖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福田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前期主要依靠政府部门投入,除了建设一些垃圾处理设施,还包括给与小区物业及以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企业一定的资金补贴。有专业人士就提出,垃圾分类不能“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有生命力。”
 
滨河新村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引入了社会资本进行总体运作,由深圳英尔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科技化的方案设计。据悉,该公司是全国首家将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引入垃圾分类,并率先推出分散式厨余垃圾生态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现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此外,梅林一村也将引进社会资本开展垃圾分类,目前该试点小区已完成招投标工作。
 
不少市民都很关心,社会资本从事垃圾分类处理前景如何?据记者了解,这项工作正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加上相关技术条件不成熟,参与企业前期基本上难以盈利。以生活垃圾中占比最高的厨余垃圾为例,虽然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将其转化成肥料、饲料,但是由于工艺较差,产品基本上卖不出去,拿去发电的成本也很高,企业难以自负盈亏。
 
在深圳英尔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海涛看来,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垃圾分类处理的部分利益环节中,社会资本没能真正参与进去,导致整个产业链无法形成,一些好的技术无法引进。再加上居民广泛参与垃圾分类需要很长一个过程,垃圾回收的规模效益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进而影响到到公司的投入产出。

 “企业肯定不会一直依赖补贴,今后一旦居民参与度提高了,政策条件放宽了,市场前景一定是很可观的。”李海涛说,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将着力打通和完善整个垃圾处理产业链,探索出较好的盈利模式,今后还可以通过引入产业基金,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可持续循环模式。
 
采访中有专家还提到,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垃圾分类处理,政府今后只需要做好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工作,而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各个部门形成联动、发挥合力。“不能靠城管部门单打独斗,特别是涉及到环评、流通等环节,还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环保部门协同作战,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
 
 
——内容有所删减,可查看原文件。

 

深圳英尔网站地图

公司介绍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英尔科技)
是垃圾减量分类处理产业服务商。专注于垃圾减量分类处理实业运营的实践者,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储备,是全国首家数字化垃圾分类示范企业。

秉承开放共赢的理念、合作联盟,为一线城市、县级市、农村等提供垃圾减量分类、资源化综合处理,监管、调度、交易平台管理和地方资金缺口等全产业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Copyright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深圳市英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8377 9935/8388 1332
传真:(0755)8377 9925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北环大道7008号通业大厦(南座)1210室

粤ICP备11106159号

深圳网站建设.www.bluew.com.cn